【舆情概述】
随着电子媒介的越来越高端,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潮流,而“自拍死”作为一种新型的死亡方式已经介入我们的生活中。根据调查显示,自拍越来越导致许多致命意外,在过去几年里,自拍死亡的几率并没有呈下降趋势而是越演越烈,且死者75%为男性。尤其在近日,一名德国游客在秘鲁马丘比丘废墟禁区摆跳起姿势自拍时摔落致死。仅仅1天之后,另一名韩国游客在秘鲁戈克塔瀑布顶部试图自拍时坠落身亡。此话题在微博上可谓是如火如荼,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。有的网友认为自拍就自拍,为啥有那么多的花哨行为,有的网友则是调侃说幸好自己不爱自拍。
截止到7月8日,《广州日报》下关于此事件发出的微博转发量达到2653条,评论达5450条。
【媒体观点】
媒体主要分析了“自拍死”死者大多数为男性的原因。
央视综合新闻在《“自拍死”已成全球现象,75%死者是男性怎么回事?》一文中说,研究显示,与自拍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从高处摔下,其次是溺毙。自拍致死受害者中,平均年龄为21岁,75%死者为男性。这可能是因为男性更倾向于参加“娱乐风险”活动所致,而女性则更多参与普通自拍。近年来,自拍的风靡与社交媒体的发达密不可分。社交媒体的兴起也带动了一种“新型游客”,对于他们而言,随时随地上传自拍旅行照与旅行本身同等重要,这能为他们带来一种“社交媒体满足感”。到风景如画的旅游景点,为自己留下一个美丽的影像而自拍本无可厚非,但若仅仅是为了在社交媒体上获得“点赞”和转发量,从而将自己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而自拍,这就不值得了。
【网友声音】
一、调侃这种行为
@sammomore:这个死法,也太有型啦!
@鹿依依_vian:还好我已意识到自己丑,不再自拍。
@砌个伦敦墙:家属不用再为遗照而苦恼。
二、对这种表示不理解
@Ta日常:P图就好了,何必作死。
@峰间琉璃::我的天啊!这是用生命装逼啊!这些人疯了吗?到底怎么想的?表示理解不能!都是自己作死的,和正常的自拍没什么关系吧!幸亏长的丑的不自拍,也不可能这么疯狂。
三、其他
@Fatal丶6点5:相反倒是佩服所谓作死的人,有几人能如此坦然的面对死亡。
@米狗Meeegou:这锅自拍不背!珍爱生命,好好自拍,千万不要作。牢记,背景不够,PS来凑。
【舆情分析】
随着社交媒介的高速发展,发布时尚自拍图像也成为了一个潮流,而“自拍死”则是这股潮流中最另类、也最为危险的表达方式。拍摄者往往为了享受片刻的满足感不惜将生死置之度外,却仅仅只是为了拍张照片。不得不说的原本保存美好回忆的自拍,被这一种不作不死的所谓“潮流”给彻底扭曲了。
弱化“自拍死”带来的效应,不能将所有的精力局限在一个方面,虽说不疯狂不成魔,但如果以生命为代价,自拍就丧失了分享回忆的意义。
【原文辑录】
“自拍死”成全球现象,死者平均21岁75%是男性
来源: 中国青年网
上周,一名德国游客在秘鲁马丘比丘废墟禁区摆跳起姿势自拍时摔落致死。仅仅1天之后,另一名韩国游客在秘鲁戈克塔瀑布顶部试图自拍时坠落身亡。自拍正导致越来越多致命意外,成为全球现象。2016年1月, 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称,印度已成为世界上自拍致死人数最高的国家,这促使该国在许多旅游景点增设“自拍禁区” 。过去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自拍致死趋势没有任何减速迹象,这更令人感到担忧。
上周,一名德国游客在秘鲁马丘比丘废墟禁区摆跳起姿势自拍时摔落致死。仅仅1天之后,另一名韩国游客在秘鲁戈克塔瀑布顶部试图自拍时坠落身亡。自拍正导致越来越多致命意外,成为全球现象。
研究显示,“自拍死”最常见的原因是从高处摔下,其次是溺毙。自拍致死受害者中,平均年龄为21岁,75%死者为男性。这可能是因为男性更倾向于参加“娱乐风险”活动所致,而女性则更多参与普通自拍。自拍致死已对全球人口造成影响。2016年1月,《华盛顿邮报》报道称,印度已成为世界上自拍致死人数最高的国家,这促使该国在许多旅游景点增设“自拍禁区”。
还有许多人死于普通自拍行为。比如去年新年前夕,一名学生在纽约四季酒店自拍时坠楼身亡。许多人在追求刺激时意外身死,他们为获得“点赞”和转发量而拍摄看起来很酷的自拍照,并因此丧命。
过去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,自拍致死趋势没有任何减速迹象,这更令人感到担忧。
文/刘浪(实习生)
本文标题:“自拍死”已成现象 死者75%为男性引发关注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qpf888.com/yuqingjiance/1788.html
本文栏目:舆情监测
本文来源:PF舆情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